联系我们 

客服QQ号:
1344750938 


网站广告:
15916014017

碣石民国年间 有三班 潮剧子弟戏

日期:2017-07-25    阅读: 次   来源:汕尾日报    录入员:曾弘真    查看全部评论

陈守峻

     地处粤东沿海的碣石镇,是中国“历史文化名镇”。明清时期它既是军事重镇,又是渔、盐重要产地;既是佛道圣地,又是商贾云集的地方。善于经商的潮汕人早就在这片土地定居、做生意。他们带来的潮州音乐,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深厚的群众基础,很受当地民众喜爱。清乾隆盛世,碣石一些社区组建了潮州音乐社。这些乐社平时自娱练习,演奏弦诗、锣鼓套。每逢娱神节庆,乐社大锣鼓上街献演。这大大地活跃了当时的文化生活。清同治年间,潮剧传入碣石。由于其唱腔和伴乐抒情优美,台词通俗易懂,情感亲切动人,很快便成为人们十分喜爱的剧种。碣石  庙宇多,演戏娱神之风甚盛,这营造了潮剧生长的良好环境。

     碣石东门头有位名中医叫施梦生,一生酷爱潮乐,是当地出名乐手。他独自创办了个潮乐社,组织一帮潮乐爱好者练奏潮乐。乐社人员勤学苦练,二弦、瑶琴、琵琶、笙等乐器演奏得相当出色。民国九年,施梦生在办好潮乐班的基础上,组建了“普梨园”潮剧子弟班。他克服了招收演员和道具缺乏等困难,聘请潮汕人谢仙为导演,排练了《滴水记》、《陈三五娘》等剧目。《陈三五娘》的首场演出,全场爆满,影响甚大。自此,剧团在本地和外地的演出活动十分频繁。

     民国十年,碣石诗书社群众由社首林协发起,集资办起了“福祥斋”潮剧子弟班,聘请潮汕人惠氏当导演。主要剧目有《玉蝴蝶》、《双认错》、《莲花庵》等。时任国民党十九路军大队长李绍钦在碣石观看了“福祥斋”的演出,非常满意。特地邀请剧团到盐州为其部属演出,受到部队和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。离开盐州时,李绍钦派兵护送。回到碣石时,锣鼓开道、马匹驮囊,演员坐轿,载誉入城。

     民国十一年,碣石草街曾豪夫创办了“乐同春”子弟班,聘请潮汕人谢同惜为导演。主要剧目有《狐狸戏蓝蛟》、《韩湘子送寒衣》等。陈炯明之母寿诞,特邀“乐同春”往海丰县城演寿戏。演出很成功,陈炯明十分高兴,特赠《曲艺超群》锦旗和银元四百予以奖励。

     三班潮剧子弟戏,各有特色。“普梨园”乐手演奏水平高、唱工精细,群众赞其“好弦曲”;“福祥斋”布景、道具、服饰鲜艳,观众赞其“好服饰”;“乐同春”演员齐整,生旦俏丽,观众赞其“好面色”。

     民国十三年,由于种种原因,三班潮剧子弟戏先后解散。然而,一个当时不足万人的城镇,能创办三个潮剧团,而且办得有声有色,至今还令人赞叹,成为美谈。

碣石的三班潮剧子弟戏,在古镇漫长的历史文化长河中,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星星。

本文评论
姓名:
字数